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了解,6月16日,復星醫藥宣布,聯營公司直觀復星的“胸腹腔內窺鏡手術控制系統”,也即“國產版本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通過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
據復星醫藥,自2008年達芬奇機器人引進我國以來,目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中國裝機量已超300臺,全年手術量接近10萬例。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肝膽胰及減重和代謝外科主任姜濤教授此前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堪稱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直接將外科手術推進了4.0時代。“傳統外科手術對醫生的體力是一個巨大考驗,而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就像是給醫生披上了‘鋼鐵俠外衣’,讓醫生可以通過操控機器臂就**完成守護,大大降低疲勞感,手術的**性和**度明顯提高。”
此次獲批的國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定價尚未公布。不過,多家三甲醫院普外科醫生均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反饋,目前一臺進口的達芬奇采購價格為2000萬~3000萬元,每年維護費用在150萬元以上,且使用一次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執行的手術費用成本合計超過4萬元,高昂的費用導致目前達芬奇機器人的手術滲透率很低。“如果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的**性、質量穩定性能跟進口的達芬奇達到同一水平,同時價格相對優惠,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記者據國家藥監局官網及各大藥企公告不完全梳理發現,伴隨市場持續擴容,中國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格局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包括此次直觀復星獲批的胸腹腔內窺鏡手術控制系統在內,起碼已有6款國產腔鏡機器人獲批,分別為威高的妙手S腔鏡手術機器人、微創醫療的Toumai腔鏡手術機器人、康多的腔鏡手術機器人、精鋒醫療的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以及思哲睿的腔鏡手術機器人SR1000。
在產品價格上,精鋒醫療、微創機器人等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更具優勢,定價約在1000萬-1700萬元左右。
“此前國內腔鏡機器人市場基本由進口的達芬奇機器人壟斷,但實際上國內手術機器人的滲透率相對于同期發達國家仍然偏低很多,國產替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產替代的關鍵首先是定價,就制造本身而言,國內企業的成本有**優勢,只要能提供具有差不多性能的產品,替代必然會發生。”一位國產手術機器人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其次,國內企業還需有可持續的自我研發能力,誰的持續研發能力強,誰就有優先完成替代的可能。
目前,上海、北京、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市已陸續將手術機器人及相關耗材等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手術機器人臨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據中金研報預計,到2030年,我國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400億元。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