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幣基金逐漸成為資本市場"唯一"的源頭活水,一場人才大遷移正在醫療行業悄然上演著。
最先行動的是投資人。近期,一位在上海待了十年的投資人向動脈網談到了當前資本市場的趨勢,"這兩年,身邊有很多投資朋友都離開了上海,去到了地方國資機構"。而他也終于按耐不住誘惑,即將成為其中的一員,"我打算今年干完就回老家武漢了,當地剛好有一家國資機構在招人。"
隨著一批投資人"返鄉",近年來生存壓力較大的企業創始人也陸續離開了"北上廣"。而其離開的原因并不復雜,對于初創企業來說,是希望在早期能拿到更多"福利",這在當前市場寒冬下尤為重要;而對于成熟企業來說,外遷要么是為了開拓新市場,要么是為業務轉型提前做準備。總的來說,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比如近年來熱度頗高的科學家創業者。在采訪中,一位投資人透露了旗下標的最近的市場動向,"他們是一家早期創新藥企業,創始人都是來自北京的教授,最近正打算落地成都,原因很簡單,成都政府給了他們想要的,另外成都本地的資源條件,包括產業基礎、人才儲備、政策等與他們當前所做的事是非常契合的,所以就沒有什么顧慮了。"
事實上,這只是冰山一角。
離開北上廣是主動還是被逼?
在一次拜訪中,一位常駐北京的藥企高管向動脈網打趣道,"別看我們是上市企業,但這幾年我們并不受當地管委會'待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比于園區內的其他企業,我們創造的稅收與我們所拿到的土地不成正比。"
雖然這其中有開玩笑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北上廣"當前的態度。事實上,經過過去十年的快速發展,"北上廣"醫療產業已逐漸趨于飽和,因此近幾年開始大力推動產業升級或產業優化,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出于財政目的,留住那些稅收高的,出清那些稅收低或者根本不創造稅收的。
另一種則是出于產業技術性要求,即保留那些創新技術型企業,遷出技術維度較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以深圳為例,該地方官員就明確表示,"深圳現在要留住的是能'上樓'的部分,尤其是研發。未來,留在深圳的應該是高端制造"。某機構負責人也看到了這一趨勢,他談道,"深圳醫療行業當前正處于結構調整中,未來有限的空間會更多的留給真正具有技術性且附加值高的企業。"
也就是說,在"北上廣"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一些不太合適或者不達標的醫療企業會逐漸被"勸退"。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一部分醫療企業是主動離開的,而離開的核心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成本;二是資源。
先說成本。這兩年,受市場寒冬影響,"降本增效"開始成為整個醫療行業的關鍵詞,而如何降本,離開高物價的"北上廣"顯然是一個選擇。對此,一位常駐在上海的投資人談道,"上海生物醫藥界一直都在說一句話--墻內開花墻外香。大意是說,許多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雖然誕生在張江藥谷,但當它們研發出產品,要開花結果的時候,就紛紛遷到了其他地區。而之所以會外遷,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上海'貴'--人貴、地貴。一家'燒錢'而無產出的生物科技企業要在上海拿地建廠搞生產難度極大,于是遷到成本較低的地區成為普遍出路。"
接著再談資源,這里主要是指"北上廣"的優質資源不夠分。在一次調研中,北京某三甲醫院科研中心負責人向動脈網談道,"我們非常羨慕華西和湘雅,他們有很充足的資源,想做什么事立馬就能干,我們不行,北京好醫院太多了,任何資源一平分大家能分到的就沒有多少了。"
面對這種情況,公立醫院顯然是沒有選擇,但企業和機構是靈活的。2007年,汪建率華大基因從北京南下深圳,一方面是想脫離體制內,但更重要的是北京無法像深圳一樣給予其有力的資源支持。據悉,華大基因當時想做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項目"沒有得到當局的認可和允許,因此拿不到經費支持,雖然被"收編"進中科院,但一直是體制內研究機構的異類,能做的事非常少。
所以整體來看,當前一批醫療機構離開"北上廣"既有被動的無奈也有主動的求變,"被動"主要是指"北上廣"醫療產業的迭代與升級,使得一部分不太適合"新標準"的企業和機構逐漸被出清;而"主動"主要是指醫療企業為了削減成本,或者獲得更大力度的扶持,主動去到新一線或者二三線城市尋找新的突破口。
難以抗拒的地方"誠意"
雖然大潮洶涌,但對于絕大多數醫療人來說,離開"北上廣"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畢竟縱觀整個行業的發展,"北上廣"這些大城市顯然有更多的機會,財富增值也更快,而當新的機遇起來之后,也一定是這些地方率先發展起來,搶到第一波產業紅利。
所以要下定決心外遷,必然得有更充分的理由,而除了前面提到的,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這些逐漸崛起的新一線城市拿出的"誠意"。
這需要拆分成兩部分來看,第一部分的"誠意"比較直接,就是砸錢砸資源砸人。特別以"錢"為例,從2023年年初開始,各地百億千億母基金就一直層出不窮,并且熱度一直延續到今年,據不完全統計,截止5月1日,今年多地發布的引導基金設立總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
圖1.2024年Q1中國股權融資基金數量分布情況(數據來源:清科研究)
而在這之中,投入最大且最積極的并非是"北上廣",而是杭州、泰州、青島、合肥、廈門、武漢、成都等地。根據清科研究數據,2024年Q1新募基金注冊地排名前七位的分別是浙江、江蘇、山東、廣東(除深圳)、江西、安徽和福建,北京排在第九,上海則排在第十二位。
當然,"錢"不僅僅體現在引導基金上,還包括經費、貸款等金融方面。還是以華大基金南下深圳為例,據悉,深圳當局為"打動"華大基因,承諾每年給予2000萬元經費,并且在2010年,在深圳市政府的促成下,國家開發銀行還給華大基因提供了一筆15億美元的貸款額度,而利用這筆貸款,華大基因從因美納購買了128臺HiSeq2000測序儀,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對此,王建曾感慨,"沒有深圳,華大基因一定走不到今天。"
不過,"誠意"并不只是錢,還體現在方方面面。以近年來醫療產業發展較快的合肥為例,當年為留住中科大,合肥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不僅將鐵路直接修到中科大門口,而且在電力不足的情況下,合肥仍然將中科大列為優先于省政府的供電單位,甚至還專門為中科大建了合肥第一條供暖專線。不過這些"優待"并沒有白費,留住中科大也被認為是合肥投資史上最成功的一筆。
放眼當下,在各地經濟增長訴求空前強烈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拿出"誠意"方面只會更卷。但光有"誠意"還不夠,在醫療這樣一個高密度高人才領域,想要真正留住優質標的,相關產業配套也要跟上,比如市場、供應鏈、人才甚至是交通等等。事實上,這也被看作是另外一種"誠意",即新一線城市當前在各個方面都在快速升級。
比如地方經濟。據悉,2023年我國GDP破萬億的城市共有26個,其中有9個是在近三年新加入的,分別是福州、濟南、合肥、泉州、西安、南通、東莞、煙臺和常州。良好的經濟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地方的市場活躍度,這對于想要開拓新市場的醫療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條件。
另外還有交通層面。不同于以往,交通中心主要圍繞"北上廣",這些年,新一線城市也在發力,比如南京、武漢、鄭州、合肥等都已成功卡位"八縱八橫"戰略的交通節點,這帶來的直接利好就是經濟效益的提升。某消費醫療品牌負責人在落地合肥前曾算過一筆賬,"把生產基地放在合肥,一輛車能省4000元左右的物流費,包括進廠物流、整車物流,那么100萬輛車就能省出40個億,這背后的原因就是從合肥到主流消費者目的地,平均里程是最短的,但落地合肥的經營成本又是相對較低的。"
因此,對于一部分醫療企業來說,外遷實際上就是在用最性價比的方式去兌換更大的發展可能性。對此,有投資人談道,"用二三線城市的低成本,完成一線城市的管理和經營效果,對于科技企業而言,就兩個字:真香。"
那么投資機構呢?在地方配套層面,其主要關注兩個元素,一是錢,二是優質標的。"錢"當然可以滿足,在大批美元基金退出之后,地方引導基金當前已經成為各大機構的主要募資方,并且相當慷慨,一出手便是十億百億。
圖2.2024年5月24日前醫療領域融資數量前十城市(數據來源:動脈橙)
另外就是"標的",當前,新一線城市已經集聚了大量優質醫療項目。以數據說話,截至5月24日,非"北上廣"地區今年共在醫療領域完成174起融資,占總融資數比例超過一半,其中杭州表現搶眼,今年已在醫療領域完成37起融資,融資總額超50億元。
另外在二級市場,新一線城市當前在醫療領域正批量誕生IPO。比如成都,過去2年已收割13個IPO,包括百利天恒、科倫博泰等;而杭州過去3年在醫療領域孵化了17個IPO,其中光2021年就一口氣孵化了10個,包括諾輝健康、歸創通橋等在內;泰州過去5年共在醫療領域收獲11個IPO,其中就包括今年3月剛登陸港交所的荃信生物。
對此,有投資人談道,"最近幾年,確實有很多投資人在往新一線甚至二三線城市跑,這一方面是因為當地政府肯拿錢,有返投任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地方真的有不少好項目,他們可能在這個事情上做了很多年,但因為一直很低調,所以沒有多少人知道。而在當前市場遇冷的大背景下,行業更加強調專注度,而在新一線或者二三線城市,就存在著這樣一批專注技術本身的人,他們正亟待被發現。"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雖然醫療領域當前正在上演一場大遷移,但這股浪潮并不適合于每個人。
比如某家醫學影像企業,在一次采訪中,其負責人就談道,"我們當時正處于轉型期,然后鄭州向我們伸出了橄欖枝,我們就順勢將總部從北京搬到了鄭州,但在落地半年之后,我們技術崗一直招不到人,這嚴重影響了項目的研發進度,于是我們今年又在北京設立了一個研發中心,目的就是為了招人。"
這并非個例,因外遷而陷入困局的企業不在少數。某家口腔器械企業負責人向動脈網談道,"我們今年關掉了我們青島的生產中心,最初其實是想以此覆蓋整個山東市場,但這幾年經營效果一直不理想,并沒有為我們帶來實際的業績提升,反倒最后還成為了我們的負擔,產生了大量成本,所以考慮再三之后就撤掉了。"
當然,投資機構也是如此,并且對于新環境表現的"不適"更為明顯。今年年初,動脈網曾對近二十家一線機構進行調研,其中有90%都將"返投"作為今年的核心任務。但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受制于當前市場環境以及所在城市的經濟實力和產業基礎,返投指標大多難以完成。對此,某機構負責人談道,"在拿政府錢之前,首先還是要看地方經濟和產業基礎,基礎薄弱的地區通常不在考慮范圍內,因為很難完成后續返投。"
所以不難發現,在這場遷移之中,并不是只有成功案例,能否成功的標準還是要看企業或者機構與當地的適配度。如果適配度高,那么外遷就會成為一股很強的推動力,為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如果不高,那么外遷就只會是賠本賺吆喝,不僅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反而還會使其深陷泥潭。
事實上,這與醫療企業當前選投資機構是一樣的邏輯,并不是越大越好,錢給的越多越好,而一定是越合適越好。這就要求醫療企業要先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核心需求是什么,然后再對"投資機構"做好調研,搞明白它能真正提供什么,提供的是不是自身想要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已經成為一種核心能力。
(文章來源于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