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手術室護士剛入行的時候,前輩們會教導他們一句話:要以「慎獨」的精神,去對待手術室里的工作。
「剛成為一名手術室護士的時候,更多考慮充實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配合好外科醫生做手術。」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麻醉手術部護士長章志偉告訴健康界,從洗手護士到巡回護士,再到成為護士長,他逐漸意識到,手術室里工作人員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技術、救治層面,而忽略了人文關懷。
事實上,手術室是一個非常需要的人文關懷的單元。「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患者往往更容易體驗負性心理反應。」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麻醉手術部主任朱小萍對健康界分析,當患者被推入手術室,也通常是病情較為嚴重、身心最為脆弱,且親人又不在身邊的時候。
在病人最需要關愛的時候,應當給予更多人文關懷。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偉曾對健康界表示,如果醫院采取一些細小的舉措,比如手術室人員佩戴一頂花帽子,手術室墻壁涂上鮮艷的色彩,或者播放舒緩的音樂,就很容易讓病人一改對手術室嚴肅、冰冷的印象,感受到醫療的溫度。
手術室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已經形成更高層面的共識。2024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醫學人文關懷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專門指出要充分考慮重癥監護室、搶救室、手術室等特殊單元的人文關懷工作。
但做好手術室人文關懷并非易事。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麻醉手術部科護長沙娟對健康界分析,對于大多數患者,從術前準備,到被推入手術室做手術,再到術后蘇醒,雖然僅有幾個小時,可患者會經過病房、手術室、麻醉科、復蘇室等不同單元的交接,涉及外科醫生、病房護士、手術室護士、麻醉醫生、麻醉護士等多名醫務人員,任何環節、人員的考慮不周,都可能給患者留下深刻的不悅感受。
如何把手術室人文關懷提升做得系統化,真正提升患者的體驗?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手術部樹立「強專業、重人文、升品質」護理宗旨,構建了基于「五感六覺七環節」的提升患者就醫體驗人文關懷模式,使得手術滿意度上升到94.75%。
「五感六覺七環節」模式
將關懷融入到手術全流程
過往,手術室的人文關懷工作通常「孤島化」。章志偉表示,現在大家逐漸意識到,在將手術室人文和專業進行融合過程中,不僅要去思考每個環節該做什么,還要考慮人文關懷工作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將關懷融入到手術患者全程管理過程中。
患者進行一場手術大概需要經歷七個環節,包括病房等候期、術前轉運期、術前等候期、手術過程中、麻醉恢復期、術后轉運期、術后回訪期。在此過程中,麻醉手術部融入了「五感六覺」理念,照顧到患者的觸覺感、視覺感、嗅覺感、聽覺感、味覺感、知覺感,全方位進行患者體驗提升。
章志偉介紹,前期通過調研,他們了解到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復期體驗著不同程度的不悅癥狀,易被醫護人員默認或忽視。患者在麻醉恢復期的不悅癥狀體驗,主要為呼吸困難、疼痛、導尿管相關膀胱刺激癥、口渴、術中知曉等。
患者被從病房轉運到手術室,進行手術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等待。這個過程中,往往是他們最焦慮、害怕的時候。
麻醉手術部就在病房等候期,以漫畫形式制作通俗易懂的術前訪視視頻,通過二維碼、公眾號、病房電視等途徑進行播放,為患者減輕焦慮;通過建立「人文」術前天花板,用藍天白云的圖案緩解患者術前轉運期、術前等候期的焦慮,也通過芳香療法、五行音樂等幫助他們舒緩心情。
麻醉手術部恢復室每個床位上面都貼了五彩斑斕的圖案。章志偉介紹,比如兒童的床位用小黃鴨、佩奇或者熊貓之類的卡通圖案;成人床位用四葉草、竹子、蒲公英等寓意幸運、健康、平安,同時顏色比較明亮,給人生命希望的圖案。
一些看似簡單、尋常的舉措,落實起來并沒有那么容易。據介紹,把白色天花板加了一層藍天白云壁紙時,麻醉手術部曾克服了諸多困難。芳香療法是拿棉簽蘸點精油,放在患者鼻子邊上聞一聞,但是需要消毒,還要詢問患者是否對香過敏、有沒有忌諱等,無形中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從關注結局到過程預防
低體溫發生率從5.96%降到0.05%
患者體溫管理,是手術室里一項常規工作。在探索過程中,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手術部已經從關注結局轉變為過程預防,主動預防低溫發生,理念和行動都在改進。他們通過實時關注每個環節患者的體溫變化,形成了鏈式管理,提高了主動保溫率。
根據管理規定,手術室夏天的溫度維持在23度,冬天維持在25度。章志偉介紹,因為經過測試,21度比較適宜在手術過程中身著手術衣的醫務人員體感,但是對于手術室里的患者而言,溫度略微高一些才更舒適,手術室里的溫度優先考慮患者感受。
麻醉手術部上班時間是7時30分,如果這時候調室溫,可能難以達到溫度標準。因此,麻醉手術部規定,晚班的護士在7時前,要把所有手術間的溫度調好,確保首臺手術的患者也不會感到溫度不適宜。
從病房轉運到手術室,路上有一段距離,過程中病人也比較脆弱。「從患者出病房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們'暖被窩'了。」章志偉介紹,手術室里有很多加溫設備,工作人員會在接患者之前,把被子放在設備里加溫好,推著車子、帶著有溫度的被子去病房接患者。
交接患者路口也專門放了兩臺加溫設備,如果接患者途中散熱,可以二次進行加溫,或者再加一塊暖單。
他介紹,得益于朱小萍主任對患者保溫問題非常關注,支持相關工作改善,在設備方面引進方面給與了大力支持。所以,在麻醉手術部手術室、PACU,各種加溫設備非常齊全,比如保溫箱、輸液加溫設備、充氣式保溫毯等應有盡有,對于提高主動保溫率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當前,手術室所有麻醉監護儀里都有體溫監測模塊,能夠動態監測患者體溫變化。麻醉手術部也把體溫的管理納入到一些文書中,要求從初始到術中實時監測溫度變化,并進行記錄。針對不同專科手術方式,麻醉手術部設計不同覆蓋方式,減少非必要暴露和熱量流失。
經過一系列舉措,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近三年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率持續降低,從5.96%下降到0.05%。
手術后患者口渴干預率
提高到68.8%
對于患者口渴,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手術部從聽到的、看到的和問到的,結合最新指南以及生活經驗,來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章志偉介紹,首先,他們看到很多手術患者,尤其是到了冬天,嘴唇會出現干裂起皮現象;聽到有些患者自言自語說「我可以喝掉一瓶水」;詢問多名患者是否口渴,有的回答不渴,有的患者表現出猶豫,說「我想喝水,但是能喝嗎?」,有的說「我想喝水,但可以忍住」。
通過調研,章志偉發現,其實不少患者口渴的感覺、想喝水的欲望是存在的。但是,病房護士在進行術前教育時,會根據手術類型和麻醉方式的不同,告知患者術后2~24小時內不能喝水。所以患者有個強烈理念去克制自己想喝水的欲望。
他介紹,事實上,根據相關文獻,隨著證據的總結和理念的變化,如今術后患者是否可以飲水的結論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當前已有文獻支持患者手術后飲水,「但是給手術患者水的時候一定要評估吞咽能力、發生并發癥的風險等」。尤其是對于經過消化道手術的患者,要格外慎重,也要結合一些工具。
「在這個過程中,麻醉手術部也在思考該用什么樣的工具給水。」章志偉介紹,最開始他們是用噴霧裝置和注射器,循序漸進給水,首先用噴霧裝置噴嘴唇、口腔,之后如果患者還是有口渴的感覺,就會用注射器給水,但是會控制量。根據標準要求,比如每千克重量給0.5毫升水,如果是60公斤左右重量,只能給到30毫升左右的水。
漸漸地,章志偉發現,一些給水方式并未足夠顧及患者感受。因為他聽到一些護士反映,在給患者喂水的時候,他們會本能地尋找吸管。
基于這個現象,章志偉想到給水工具還應進一步改善,因為每個人都更習慣自己飲水。他想到農夫山泉有一款瓶口帶嘴型,可以吸吮的瓶子,正合適用于手術室。考慮到每次讓患者飲水時候要控制量,他對瓶子進行了改良,目前在申請專li過程中。
通過一次次改進舉措,麻醉手術部從無視患者的口渴感受,到現在手術后患者口渴干預率提高到68.8%。
手術室患者體驗的提升,說起來簡單,就是通過一個個細節的改善,減輕患者的不悅感受。但是這些細節能否落實到位,主要在于手術室每一位醫務人員,是否真的重視人文提升,時刻關注患者感受。
事實上,患者大部分的不適感受和負面情緒,來自病痛。
「患者希望醫務人員不僅關注技術操作,也花更多心思關注他們的感受。」章志偉表示,不僅能夠做好技術流程配合,也能把醫學人文、患者感受放在心里,才是一名優秀的手術室工作者。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